第 631 章 生疑惑_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金书小说网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631 章 生疑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631 章 生疑惑

  弘时说:“皇阿玛,您多少吃点,您不吃饭儿子心慌。”不止是他,很多人都心慌。

  雍正叹口气,秀椿立即让太监扶着他坐起来。弘历和弘昼一个端水一个拿手帕,在他吃完后让他漱口给他擦嘴。

  雍正吃了饭对几个孩子说:“出去吧,朕睡会。”

  他们兄妹一起退下,出门的时候遇到了皇后。皇后问了几个皇子皇女几句,随后直接进去和雍正聊起了对弘昀遗孀的安排。

  皇后说:“我已经说过齐妃了,只是齐妃也不是个明白人,时常办糊涂事儿,她就是觉得儿媳妇没照顾好弘昀才让他犯病了,我想着要不然让她们跟着皇额娘住一阵子。”李氏总不能跑到太后跟前撒泼。

  雍正说:“你这话说得更糊涂,要是让她们进来园子里面住着。李氏派人去叫,这些孩子去不去?去了少不了被她骂,不去李氏更有借口闹,既然是弘昀这孩子留下遗言请咱们照顾他的妻妾,就让她们住在自家园子里,不用侍奉公婆,又隔着这么远,李氏就是骂人她们也听不见。你看着点,拦着李氏的人出宫就行了。等会儿朕会吩咐弘昐弘时多进宫给李氏请安,过年过节多照顾些,吃穿用度上别委屈,别的也就罢了。”

  皇后应了一声:“听您的。”

  雍正说:“朕打算明天出去批折子,你也不用再天天往寝宫跑了,你多照顾些额娘就行,她老人家年纪大了,前几日哭得难受,朕着实担心她。”

  皇后觉得乌雅氏的状态还好,她比较担心雍正,就说:“皇额娘那里那你不需吩咐,我一直留意,不在您跟前的时候我就去陪着她。要不您再躺几日?太医怎么说?”

  “朕的身体朕知道,躺了几天反而更不舒服,不如起来动一动。”他不想再多说了,跟皇后摆摆手:“出去吧,朕睡会儿。”

  皇后点点头,扶着嬷嬷的手起来对苏培盛使了个眼色出去了。苏培盛看雍正闭上眼睛悄悄嘱咐其他太监侍奉着,自己悄无声息地出门。

  皇后在外面等着苏培盛,她问:“有大阿哥他们的消息吗?”

  苏培盛说:“昨天送来的消息,说是半个月前勇王和大阿哥驻扎在乌里雅苏台,这会不知道去哪儿了。”

  皇后点头,嘱咐他:“用心侍奉皇上,有大阿哥平安的消息派人告诉我。”

  雍正的寝宫九州清晏坐落在湖心岛上,有桥梁和湖岸相连,车子行驶在桥上,皇后的眉头紧皱。她和雍正生活了几十年,这种长时间养病的日子是以前没有的,以前顶多是装病,现在是真病。

  皇上老了,病情来势汹汹,皇后心里想着日后不能放弘晖出去了,万一再出现皇上病倒的事儿怎么办?如果和圣祖爷一样,前几日还好好的,不到十天病情急转直下,卧床三五天人就没了,弘晖如果在万里之外,这江山传承怎么办?

  别的事儿她能让着其他人的儿子,金银器皿绫罗绸缎给出去多少都不心疼,只有这万里江山是万万不能让的。

  她焦虑地闭上

  眼睛,心里想着弘晖这会在哪儿?

  弘晖和海棠在爬山,李白的《关山月》开头是这样写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个“天山”不是准疆的天山,而是武将们的梦中情山“燕然山”,勒石燕然是武将的终极梦想。

  海棠包得跟熊一样,这些衣服有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穿着爬山很费力,然而爬上山就是再费力也值得。

  脚下就是燕然山,海棠跟弘晖说:“咱们上山的这条道说不定窦宪走过。”此时此刻的心潮澎湃,似乎走在这条山道上和前人擦肩而过。

  弘晖大笑起来,呼出一团白雾,就提议说:“姑妈,要不然今儿也在这里勒石记功?”

  海棠赶紧摆手:“去去去,别害我,我要是真这么做了,别说日后了,回去就名声臭了,人家会说她班布拉何德何能和窦宪比?”

  “凡夫俗子说几句酸话不要放在心上,在侄儿眼里,您的功劳不比窦宪差。”

  “你是自己人,自己人给自己脸上抹粉不算数的,功劳这种事儿不是现在评论的,不是自己吹捧的,是日后被人拿来点评的。我虽然不在乎身后名,可是也不想动不动就被人拉出来提一嘴,你比如宋真宗封禅泰山,结果好好的一座名山、流传了那么久的封禅,就因为他,后来的皇帝再去就觉得掉价。我不想因为我导致燕然勒功这件事掉价,我希望日后再出现一个大将军,再次来到燕然山勒石记功。”

  两人从山上下来后就拔营离开,在离开乌里雅苏台的时候,弘晖就说:“这里必要设一位将军才行。”

  海棠也是这样认为的,加强朝廷对这里统治很有必要。

  接下来的路线就是从乌里雅苏台进入北疆,来到北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实地了解准噶尔部的人口是否出现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动,评估准部是否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同时要处理一些贸易上的事情。

  随着东南海贸蒸蒸日上,西北也感受到了贸易带来的好处,很多沿海才有的海鲜干货进入了内陆,同时西北各地也因为贸易生活质量提高了一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来迎接海棠他们的蒙古女人们身上挂着金灿灿的黄金,就连普通的牧民女人也能在身上装饰一二件银饰了。

  贸易的发达让他们看到很多新鲜玩意,见识到新奇的事物,但是根据海棠的观察,这些繁荣只是表面的繁荣。

  最根本的问题他们并没有解决,那就是粮食!

  粮食是不会凭空掉下来的,而粮食也是人体必需的。就是再繁荣的场面,没有粮食这些托底的物资做支撑,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只要一场大雪或者是一两年干旱,这些繁荣就会立即凋敝。人世间粮食才是刚需,其他的都不是。

  针对在北疆发现的问题,海棠要苦心劝导,让他们种地放牧都不能放松,她甚至骑马走访了很多规模大的部落,看了很多牧场的牧草储存,见识了不少部落的普通牧民,她发现自己做了很多,但是远远不够,这社会总要有一场翻天覆地一样的改变。

  就目前而言,海棠的愿

  望是不会有人因为风雪冻死,不会因为没吃没喝饿死。

  赶在下雪前一行人到达了南疆,在南疆逗留了半个月踩着雪进入了甘肃。这时候可以坐火车南下回京,但是海棠还想去青海看看,弘晖也劝她来都来了,再说计划里也有去青海的部分。一群人在甘肃这里换火车进入青海,听说海棠来了,街上挤满了人了,山呼海啸一样的请安声和人群如波浪一般跪倒的场面让海棠极其惊讶。

  她不信自己就有这么好的人缘?自己又不是银子,怎么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欢?

  据她自己了解,还有很多老古董看不惯男女同工同酬,看不惯女人抛头露面,不少人骂她野人,因为她看不惯宗族,没少做拆散大宗族的事儿。正常情况下对着她翻白眼的多,怎么可能全城轰动都出来迎接他。所以海棠进城的时候没高兴更没得意,更多的是匪夷所思。

  “这是怎么了?”

  她心里第一怀疑对象是青海的官员,觉得这些人在拍马屁,把百姓大冬天从家里赶到街上来做这种面子活儿。擅长务虚的人就不喜欢务实,海棠担心这面子上花团锦簇,背地里一团乱账,因此海棠心里决定查账查粮绝不手软,银库武库也不绝不能放松。

  到了王府之后中午是本地官员陪着吃饭,晚上是海棠和弘晖一起吃饭。

  切好的羊肉片在铜锅里面翻滚,青海和四川藏地相接,饮食中也有很多相同之处,这锅子里煮着肉和菜,酸菜是必有的,火锅煮酸菜很好吃。喝茶必须是煮开后加点盐,家里条件好的再放点青花椒姜丝和荆芥,让海棠自己说,这不像是喝茶,这像是喝汤。

  不过入乡随俗,冬天吃一锅这样的锅子非常舒服,喝点咸茶也不错,她以前就喜欢慈宁宫的咸奶茶。

  海棠一边吃一边说:自从我进了青海地界我就觉得怪怪的,我也不是什么万人迷,虽然好几年没来,但是也不至于让人表现的这么亲切。你不觉得这边的百姓热情得过头了吗??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弘晖就说:“您多想了,您就是青海之主,这些年来没少给他们划拨好处,别的不说,就说火车最后一站设在这里,多少货物堆积在这里,只要路边乞丐有手有脚不是个懒蛋,光是给人家看东西或者是搬些东西就能吃饱。这样的好事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饮水思源,人家热情点也是能想得通的。”

  “是吗?”

  弘晖说:“百姓都是好百姓,九成九都是善良的,您别把人往复杂了想。”

  海棠点头:“你这话对。”

  她接着说:“咱们在这边动作快一点,快刀斩乱麻,赶紧把事情处理好。我心里面惦记着你皇阿玛,也不知道他如今怎么样了。”

  在甘肃就听当地官员说了京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皇帝生病是个大事儿,各地官员都是要上折子问安的,海棠和弘晖也在甘肃写了请安折子和信,让人乘坐火车送京城去。

  所以海棠这一路走来就有些担忧,虽然雍正看着白白胖胖挺富态,但是他身体很虚,而且这次遭受打击,光是在床上就躺了半个月,可见非常严重。

  弘晖倒是没有那么担心,他阿玛才五十多岁,就算是遭逢大难也不会对他阿玛的身体有太多影响。就在路上一直劝海棠别太担忧。

  这会他也劝:“您踏踏实实地在这里住几天,咱们的折子估摸着现在已经送到京城了,皇阿玛必然给咱们回信,很快就会送来,到时候是走是留,看他的信就行。”

  海棠点头,目前也只能等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inshu9.com。金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jinshu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